(资料图片)
1、第三人效果,又称第三人效应,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森教授于 1983 年发表的一篇题为《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》中提出的。
2、他认为第三人假设似乎是一种普遍观点的变体,这种观点认为一些事件在社会层面(对其他人)上的影响与个人层面(对我)上的影响大相径庭,前者的影响要比后者大。
3、 第三人效果假说具体表说为: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众认为,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影响。
4、而且,无论是否信息的直接受众,对媒介影响他人效果的预期,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。
5、 此理论包含两层意思:一与感受有关,即人们认为大众传播信息对其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效果。
6、二与效果有关,正因由此感受,人们将采取各种行动,从而导致了信息的效果——尽管不是那么直接的效果。
7、 “高估自己、低估别人”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发现,但以此来解释媒介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,则在效果研究上颇有新意。
8、其提示的是一种间接地强大媒介效果。
9、 组成部分: 三个概念 第一人效果:人们认为传播媒介对自己的影响 第二人效果:人们认为传播媒介对他人的影响 第三人效果认知:第三人效果与第一人效果的认知差距 两个层面 认知:经验证据更多 行为:新闻审查,网络成瘾是精神病,伤害表达自由,媒体和广告公关从业人员夸大自己的工作影响 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强度的因素 个人对信息的评价(认为某个信息对自己不利时,第三人效果更强) “第一人”和“第三人”的社会距离越远,则第三人效果越强(ps我们都在误解他人吗?) 个人的自我形象感知 负面媒介信息,第三人效果更强(社会不需要性,undesirability) 为什么会出现第三人效果? 认知不足或偏差 维护个人利益的动机。
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。
标签:
上一篇 : 2023年5月16日苯胺动态 天天短讯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3月16日,盛和资源(600392)副总经理毛韶春、黄厚兵,财务总监夏兰田,董秘郭晓雷,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...
2022年3月15日,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。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...
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,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。3月17日,央行发布公告称,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...
时隔半月之久,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,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,牛肉面红油飘香、包子铺炊烟...
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,是我的梦想,也是我的事业。英国音乐人亚当(Adam)告诉记者,在中国的十几年里,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海峡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